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儿短暂性抽动障碍推拿技术的基本要求、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疗效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及相关从业人员在小儿短暂性抽动障碍推拿治疗中的技术指导与质量控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ssage Therapy of Transient Tic Disorder in Children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561-2023《小儿短暂性抽动障碍推拿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小儿短暂性抽动障碍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推拿环境要求
标准指出,推拿环境应保持安静、整洁,并具备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这不仅有助于孩子放松身心,还能提高治疗效果。具体而言,室温建议维持在22℃至26℃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40%到60%范围内。
操作人员资质
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他们不仅要掌握基本医学知识,还需熟悉小儿生理特点及心理行为学基础。此外,操作者还应该定期参加继续教育课程以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推拿手法与步骤
标准明确了具体的按摩手法及其实施顺序。例如,在头部区域可以采用轻柔的按揉法来刺激百会穴;对于四肢部分,则推荐使用捏提法促进血液循环。整个过程需要根据患儿年龄调整力度大小,确保安全舒适。
注意事项
为了保障治疗效果同时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标准特别强调了一些注意事项。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每次治疗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避免在饭后立即进行操作;密切观察患儿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医生报告等。
以上内容只是对DB22/T 3561-2023部分内容的一个简要概述,实际应用时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