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钻天柳嫩枝扦插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插穗采集与处理、扦插方法、插后管理、苗木出圃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钻天柳嫩枝扦插育苗及其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ftwood Cutting of Betula platyphyll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钻天柳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其嫩枝扦插技术对于促进苗木繁殖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DB22/T 3507-2023《钻天柳嫩枝扦插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标准化生产提供了依据。以下从规程中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一、插穗选择与处理
规程指出插穗应选取当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嫩枝作为材料。具体要求是:插穗长度在10至15厘米之间,直径控制在0.3至0.6厘米范围内。每个插穗需保留3至4个芽点,并将下端剪成斜面以增加吸水面积。此外,要求在清晨或傍晚采集插穗,避免阳光直射导致水分流失。插穗采集后立即放入清水中浸泡,保持湿润状态直至扦插。
二、基质准备
基质的选择直接影响扦插成功率。规程推荐使用河沙与腐殖土按体积比1:1混合配置的基质。这种组合既能保证良好的透气性又能提供足够的养分。在使用前需要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或蒸汽消毒的方式。同时,为了提高扦插初期的湿度环境,建议在基质表面铺设一层薄薄的蛭石或珍珠岩。
三、扦插方法
按照规程规定,扦插时应将插穗插入基质深度为其总长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插入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防止损伤插穗表皮。每株之间的距离保持在8至10厘米左右,以便后期生长有足够的空间。完成扦插后立即浇透定根水,并覆盖塑料薄膜形成小拱棚,维持适宜的小气候条件。
四、日常管理
规程强调了扦插后的管理措施。首先是要定期检查棚内温度和湿度,确保温度保持在20至25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85%以上。当发现叶片出现萎蔫现象时应及时补充水分,但不可积水。其次,在扦插后约一个月左右开始逐渐通风炼苗,逐步适应外界环境。最后,待新梢长出5厘米以上且根系发育良好时即可移栽定植。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22/T 3507-2023《钻天柳嫩枝扦插技术规程》涵盖了从插穗选择到最终移栽全过程的技术要点,为实现高效优质的钻天柳苗木培育提供了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