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棚香菜生产的产地环境、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大棚香菜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riander Production in Greenhou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6T 112-2023《大棚香菜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大棚香菜的种植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标准要求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的香菜品种。这有助于提高香菜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2. 播种时间:建议在春季3月至4月或秋季9月至10月进行播种。这个时间段气温适宜,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能有效避免极端天气对作物的影响。
3. 土壤准备:强调要深耕细耙,确保土壤疏松透气,并施足基肥。通常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左右,这样可以为香菜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其健康生长。
4. 田间管理:
-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注意及时灌溉。
- 间苗定植:当幼苗长到5-6片真叶时进行间苗,保证株距合理,一般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
- 病虫害防治:采取物理、生物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预防病虫害,如使用黄板诱杀蚜虫等。
5. 采收标准:规定当香菜植株高度达到20-30厘米且叶片充分展开时即可采收。适时采收不仅能够保证产品质量,还能避免过晚收获导致品质下降。
6. 质量安全控制:整个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农药残留限量的规定,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大棚香菜生产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到最终采收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对于提升香菜种植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遵循这些技术要求,可以有效提高香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保障了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