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役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风险评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估程序、数据收集与分析、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公称外径De 32mm至De 630mm的在役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的风险评估。
Title: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In-service Buried Polyethylene (PE) Gas Pipelines DB41T 2505-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F2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505-2023在役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风险评估规范》是河南省发布的关于燃气用埋地PE管道风险评估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标准明确了适用于河南省内运行中的燃气用埋地PE管道的风险评估工作。其中,术语“风险”被定义为失效可能性与失效后果的综合考量。
二、基本要求
1. 评估机构应具备相应资质,评估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
2. 应收集完整的管道基础资料,包括设计、施工、运行等信息。
3. 风险评估周期一般为5年,具体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
三、风险识别
1. 外部因素:如地质灾害、第三方破坏、气候条件等。
2. 内部因素:如材料老化、制造缺陷、焊接质量等。
3. 运行管理因素:如巡检频率、维护保养状况等。
四、风险评价
1. 定性评价:通过经验判断或历史数据对比来评估风险等级。
2. 半定量评价:结合权重分析法对各项风险因子打分,得出综合评分。
3. 定量评价: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失效概率及后果严重程度。
五、风险控制措施
1. 对于高风险段落,建议增加巡检频次并实施重点监控。
2. 针对已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修复或更换措施。
3. 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以提高处置能力。
六、报告编制
1. 报告内容应涵盖评估目的、方法、结果及建议等内容。
2. 必须附有详细的现场检查记录和检测数据。
3. 报告结论需明确指出管道整体安全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此标准为企业开展在役燃气用埋地PE管道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保障燃气输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