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陇东地区绿色食品黄秋葵露地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子质量、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陇东地区绿色食品黄秋葵的露地生产。
Title:Green Food -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Outdoor Okra in Longdong Reg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795-2023《绿色食品 陇东黄秋葵露地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陇东地区黄秋葵露地种植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等多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确保黄秋葵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绿色属性。
首先,在产地环境方面,标准要求生产基地应远离工业区和交通主干道,周围没有污染源。土壤质量需符合GB 15618中的一级标准,pH值在6.0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g/kg。水源质量要达到GB 5084的要求。这些条件能够保证黄秋葵生长在一个无污染的环境中,从而生产出更健康的农产品。
接着是品种选择与播种育苗部分。标准推荐使用经过审定并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质高产品种。种子质量必须符合GB/T 16715.3的规定,即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预防病害发生。播种时间一般安排在当地最后一次霜冻后的适宜时期开始。
关于田间管理,标准强调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株行距控制在40cm×60cm左右较为合适。同时要注意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并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肥,肥料种类优先选用有机肥或生物菌肥。灌溉时采用滴灌或渗灌等节水措施,避免大水漫灌造成浪费。
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设置防虫网、粘虫板等手段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如果确实需要用药,则必须按照NY/T 393的规定执行,优先选用高效低毒残留的农药产品,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最后,在采收阶段,当果实长度达到5-10厘米时即可采摘,每天清晨或傍晚进行,这样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最佳。采摘下来的黄秋葵应当尽快冷却处理并妥善储存运输,防止出现腐烂变质现象。
总之,《绿色食品 陇东黄秋葵露地生产技术规程》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为提高黄秋葵产量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