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桦育苗的圃地选择、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苗期管理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范围内红桦的人工育苗及造林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d Birch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1464-2023红桦育苗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红桦苗木培育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种质资源保护、播种育苗到幼苗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旨在提高红桦苗木的成活率和质量。
其中,关于种子采集与处理的部分尤为重要。标准要求种子应在果实充分成熟但尚未开裂时采收,通常在每年的9月至10月间进行。采集后的种子需要经过自然干燥处理,并去除杂质,确保种子净度达到85%以上。此外,为了保持种子活力,建议采用低温密封的方式保存,存储温度应控制在0℃至5℃之间。
在播种环节,标准指出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作为育苗地。播种前需对土壤进行深耕细作,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左右。播种时间以春季为主,具体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或撒播,行距保持在20厘米至25厘米,覆土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2倍至3倍。
对于苗期管理,标准特别强调了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苗床要始终保持湿润状态,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及时灌溉,但避免积水。同时,要定期检查苗床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药剂,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施用,切勿过量使用。
这些关键步骤构成了红桦育苗的基础框架,遵循这些规范能够有效提升红桦苗木的质量和成活率,为后续造林工作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