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老年助餐服务机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的技术要求,包括追溯体系构建、信息采集与管理、数据传输与存储、系统功能要求及安全保障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提供老年助餐服务的机构开展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工作。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Food Safety Information Traceability of Elderly Meal Assistance Service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X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459-2023《老年助餐服务机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技术要求》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老年助餐服务机构的食品安全管理。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明确了“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等核心概念。例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是指通过记录和保存食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信息,确保可查询、可追踪的能力。这一定义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2. 信息采集与记录:要求助餐机构对原料采购、加工制作、配送等环节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特别强调了供应商资质证明文件、进货查验记录等内容必须完整保存。这些措施有助于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快速定位问题源头。
3. 电子台账建设:鼓励使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电子台账系统。电子台账应包含但不限于食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或批号、保质期等基本信息,并实现数据自动录入与更新功能。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强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 追溯标识管理:规定每批次食品都需附有唯一性标识,如二维码或条形码。消费者可通过扫描该标识获取详细的食品安全信息。这种做法便于公众监督,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透明度。
5. 应急响应机制:当发现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时,企业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停止销售、召回产品等行动,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情况。此举对于防止事态扩大具有重要意义。
6. 培训与考核:定期组织员工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对其进行考核评估。只有通过考核者才能上岗从事相关工作。这样可以保证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从而更好地履行职责。
7. 监督检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有权对辖区内所有符合条件的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开展不定期检查。检查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上述各项指标是否落实到位。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将依法给予处罚。
以上是对DB34/T 4459-2023部分内容的重点阐述。它为我们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