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机关事务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流程、方法和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在统计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发布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Title:Specification for Quality Control of Organ Affairs Statistical D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537-2023机关事务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规范》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于2023年正式实施。该标准旨在确保机关事务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性,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数据采集阶段的质量控制
标准第5.1条规定:数据采集应遵循全面性、准确性原则。这意味着在收集数据时,必须覆盖所有相关的部门和环节,避免遗漏任何关键信息。同时,采集的数据必须真实反映实际情况,不得虚构或篡改。例如,在统计机关人员编制时,不仅要统计正式在编人员,还应包括临时聘用人员,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审核阶段的质量控制
根据第6.2条,数据审核需建立多级复核机制。具体而言,数据采集完成后,应由采集单位进行初步审核,确认数据无误后提交上级主管部门。上级部门则需对提交的数据进行全面复核,包括逻辑校验、异常值排查等。例如,当发现某部门上报的办公经费支出远高于其他部门时,应进一步核实是否存在重复计算或其他错误。
数据处理阶段的质量控制
标准第7.3条强调了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标准化操作。这包括统一数据格式、采用一致的计算方法以及定期更新基础数据库。例如,在计算人均办公面积时,应明确使用建筑面积还是实用面积,并在整个统计周期内保持一致性。此外,还应定期清理过期数据,确保数据库始终处于最新状态。
数据发布阶段的质量控制
第8.1条指出,数据发布前必须经过严格审批。数据发布单位需组织专家团队对数据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社会公众需求。同时,发布的数据应附带详细的说明文档,包括数据来源、采集方式、处理流程等内容,以便使用者理解数据背景。例如,在公布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时,应详细列出各项支出明细及其占比,便于公众监督。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34/T 4537-2023机关事务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规范》从数据采集到发布的全过程都进行了细致的规定,为提高机关事务统计数据质量提供了科学指导。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提升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也为社会各界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