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中通信基础设施的评价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能源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评估。
Title:Evaluation criteria for digital transformation capability of energy enterprises -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ERS 0042-2024 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标准中,通信基础设施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支撑能力之一,其评价指标的设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较于2021版标准,2024版在通信基础设施部分增加了“网络韧性”这一关键指标,并对其评价方法进行了细化,体现了当前能源企业在面对复杂运行环境和潜在安全风险时对通信系统稳定性的更高要求。
本文将围绕“网络韧性”这一新加入的评价指标,深入解读其内涵、应用场景及评价方法,为能源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评估提供参考。
“网络韧性”是指通信系统在面临外部干扰、设备故障或攻击等情况下,仍能保持基本功能正常运行并快速恢复的能力。在能源行业中,通信网络承担着调度控制、数据采集、远程监控等核心任务,一旦发生中断,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或经济损失。因此,在新的标准中,网络韧性被明确列为通信基础设施的重要评价维度。
在具体应用中,“网络韧性”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冗余设计。即通信网络是否具备多路径传输、备用链路、双机热备等机制,以确保单点故障不会导致整体通信中断。例如,关键业务系统的通信链路应采用主备双通道设计,避免因单一链路故障而影响业务连续性。
二是故障自愈能力。评价通信系统是否具备自动检测故障、切换路径、恢复服务的能力。这需要结合实际部署情况,如是否配置了智能路由、动态负载均衡、自动重连等功能模块。
三是抗干扰与安全防护。包括通信系统是否具备抵御DDoS攻击、电磁干扰、非法入侵等威胁的能力。例如,是否采用加密通信、访问控制、入侵检测等技术手段,提升通信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是应急响应机制。评价企业在通信网络出现异常时,是否有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快速响应流程,包括人员培训、设备储备、协同处置等方面的内容。
在实际应用中,能源企业应结合自身通信网络架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评价方案。例如,对于拥有多个厂站、覆盖范围广的企业,可重点评估其骨干网络的冗余性和灾备能力;而对于依赖实时数据传输的控制系统,则应更关注通信延迟、丢包率和故障恢复时间等性能指标。
此外,网络韧性的评价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应结合实际运行数据进行验证。企业可通过定期开展网络压力测试、模拟故障演练等方式,检验通信系统的实际抗压能力和恢复效率。
综上所述,《TCERS 0042-2024》中新增的“网络韧性”指标,是对能源企业通信基础设施能力评价体系的重要补充。它不仅反映了当前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更高要求,也为企业在规划和优化通信网络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能源企业应高度重视该指标的落实,通过科学评估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通信基础设施的综合能力,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