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羊肚菌液体发酵制种的术语和定义、设施设备、培养基配方、发酵条件控制、菌种分离与纯化、质量要求及保存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羊肚菌液体发酵制种的技术操作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iquid Fermentation Spore Production of Morel Mushroo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700-2023《羊肚菌液体发酵制种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羊肚菌液体发酵制种的全过程。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羊肚菌为原料,采用液体发酵技术生产菌种的过程。明确了该标准的应用领域,确保技术操作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2. 术语和定义:
- 羊肚菌液体发酵:利用特定的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通过液体发酵方式大规模扩繁羊肚菌菌丝体的技术。
- 无菌操作: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的操作,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发酵过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3. 环境要求:实验室或生产车间应保持清洁卫生,温度控制在20℃±2℃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65%~75%,并配备空气净化装置,确保无菌环境。
4. 原材料选择:所使用的原材料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但不限于玉米粉、葡萄糖等营养成分,并经过严格筛选去除杂质。
5. 培养基配制: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15g/L、葡萄糖20g/L、蛋白胨5g/L、磷酸二氢钾2g/L、硫酸镁1g/L、维生素B1 0.1g/L,pH值调至6.8~7.2。此配方能够提供羊肚菌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
6. 接种:将保存好的母种按照1:10的比例接入装有培养基的三角瓶中,每瓶接种量约为10mL,然后置于恒温摇床内培养。
7. 发酵条件:设定发酵罐参数如下:温度22℃~26℃,转速120r/min~150r/min,通气量0.5vvm~1.0vvm,培养时间为7天~10天。这些参数的选择基于实验研究结果,可促进羊肚菌菌丝体快速生长。
8. 收获与检测:当发酵液中菌丝体浓度达到预定指标时停止发酵,取样检测其生物学特性如菌丝活力、产孢能力等是否符合要求。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作为生产用种使用。
9. 包装贮存:收获后的液体种子应及时分装入密封容器中,并立即冷藏保存于4℃条件下,最长储存期限不超过3个月。
以上是DB43/T 2700-2023《羊肚菌液体发酵制种技术规程》中的重要内容解读。遵循此标准有助于提高羊肚菌液体发酵制种的成功率和产品质量,推动相关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