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籼型三系不育系家60A繁殖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种子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及收获与贮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家60A在湖南省内的繁殖与种子生产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Indica Three-line Sterile Line Jia60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687-2023 籼型三系不育系家60A繁殖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家60A繁殖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品种特性、繁殖条件、繁殖技术、田间管理到种子收获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为提高家60A繁殖效率和种子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首先,关于品种特性。标准明确指出家60A是一种光温敏核不育系,具有典型的不育特性,在高温长日照条件下表现为高度不育,而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可恢复可育性。因此,在繁殖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环境条件,确保不育系处于不育状态,避免自交结实影响种子纯度。
其次,对繁殖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标准建议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作为繁殖基地,pH值以5.5至7.5为宜。同时,要求与保持系品种合理布局,隔离区设置不少于15米,防止外来花粉污染。此外,还应配备相应的病虫害防治设施,确保繁殖环境安全可控。
在繁殖技术方面,标准强调了精细播种的重要性。一般采用营养钵育秧或工厂化育苗方式,每亩大田需准备约15公斤不育系种子。播种期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确定,通常比当地主栽品种提早7至10天。移栽时要保证不育系与保持系的比例适宜,一般为1:2左右,并注意株行距配置合理。
田间管理是保障繁殖成功的关键环节。标准要求加强肥水管理,前期以促为主,中期控促结合,后期防早衰。特别是在抽穗扬花期,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遇连续阴雨或高温天气应及时采取措施,如人工辅助授粉或调节灌溉等,以提高结实率。同时,要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开展统防统治,确保植株健壮生长。
关于种子收获与质量控制,标准规定当不育系种子含水量降至13%以下时即可收获。收获后应立即进行干燥处理,采用机械脱粒时转速不宜过高,以防损伤种皮。种子入库前要进行精选分级,确保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含量控制在13%以内。同时,要做好标签标识工作,记录繁殖过程中的关键信息,以便追溯管理。
总之,《DB43/T 2687-2023》为家60A不育系的规范化繁殖提供了全面指导,涵盖了从品种特性到生产实践的各个环节,对于提升繁殖技术水平、保证种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