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泥稳定磷石膏基层材料的原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与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采用水泥稳定磷石膏作为基层材料的公路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Cement Stabilized Phosphogypsum Base in Highway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7T 77—2023《公路水泥稳定磷石膏基层应用技术规范》是四川省针对磷石膏在公路建设中的创新应用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材料要求
1. 磷石膏质量应符合GB/T 23456的规定,其中CaSO4·2H2O含量不应低于80%,pH值应在3.5-5.5之间。
解读:该条明确了磷石膏的基本化学成分要求,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pH值的限定可以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二、配合比设计
2. 水泥掺量应控制在磷石膏干料质量的6%-8%范围内。
解读:此比例经过试验验证,既能保证混合料的强度,又可降低工程成本。过高或过低的水泥掺量都会影响施工效果和结构耐久性。
三、施工工艺
3. 拌合时含水量宜为最佳含水量±2%,碾压应在拌合后1小时内完成。
解读:适宜的含水量有助于提高压实度,而及时碾压则能避免水分蒸发导致的强度下降。这一时间限制强调了施工组织的重要性。
四、质量检验
4. 基层压实度不得低于95%,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3MPa。
解读:压实度指标反映了施工质量的好坏,而强度要求则是衡量材料承载能力的关键参数。这些数值为验收提供了明确依据。
五、环保措施
5.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应回收处理,不得直接排入河流或农田。
解读:该条款体现了绿色施工理念,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防止因不当排放造成生态破坏。
以上条文从原材料选用到最终成品的质量控制,全面覆盖了磷石膏作为公路基层材料的应用全过程,为实际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