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小微湿地建设的基本原则、选址要求、设计内容、施工与验收以及后续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小微湿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Small Wetlands in Sichuan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 3098-2023 小微湿地建设规范》于2023年正式发布实施,为小微湿地的科学建设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小微湿地是指面积在8公顷以下的湿地类型,包括库塘、沟渠、坑塘等。该标准从规划、设计、施工到后期维护等多个环节对小微湿地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标准中规定小微湿地选址应优先考虑生态敏感区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同时要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和洪涝风险区。在规划设计阶段,要求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需求,合理布局功能分区。例如,标准提出湿地内应设置不低于总面积10%的保育区,用于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
在建设技术方面,标准强调采用生态友好型工程技术措施。比如,在护岸建设时提倡使用植物护坡或生态袋等软质材料代替传统硬质护岸,以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水质净化功能的小微湿地,则需要根据进水水质特点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配置方案,并确保系统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此外,标准还特别关注了小微湿地的后期管护工作。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评估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制定详细的养护计划,包括水位调控、植被修剪等内容;并且鼓励社区参与管理和利用,发挥其教育科普作用。
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提升小微湿地建设的质量与效果,也为推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遵循这一标准,可以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