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偃松嫁接樟子松的术语和定义、嫁接前准备、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偃松嫁接樟子松的生产和技术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fting Pinus pumila on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27T 057-2023 偃松嫁接樟子松技术规程》是由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旨在规范偃松与樟子松的嫁接技术操作流程。以下是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偃松嫁接樟子松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以及检验方法等。
- 适用于黑龙江省林区内的偃松和樟子松嫁接工作。
2. 术语和定义
- 偃松:指生长在高山寒冷地区的松树品种。
- 樟子松:一种适应性强、耐寒耐旱的松树种类。
- 明确这些术语有助于从业者准确理解标准内容。
3. 技术要求
- 砧木选择:要求砧木为健康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或两年生樟子松苗。
- 接穗采集:接穗应从优良母株上选取,且需保证枝条健壮、芽饱满。
- 嫁接时间:最佳时间为春季4月至5月间,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伤口愈合。
- 嫁接方法:推荐采用芽接法或劈接法,具体操作时需注意接口紧密度和平整性。
4. 操作步骤
- 包括砧木处理、接穗准备、嫁接固定及后期管理等内容。每一步骤都强调了细节控制的重要性,如确保切口干净整齐、绑扎适度等。
5. 检验方法
- 对嫁接后的成活率、生长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并记录相关数据以评估效果。
- 检验周期通常设定为嫁接后3个月至6个月期间。
6. 注意事项
- 强调嫁接过程中要避免污染,保持工具清洁。
- 注意防风防晒措施,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
通过以上条文的详细解读可以看出,《DB2327T 057-2023》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针,还特别注重实际操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力求提高嫁接成功率,促进林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发展。这对于从事林业生产的专业人士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