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乌鳢流行性溃疡综合征的防控技术要求,包括疾病诊断、预防措施、治疗方案及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白乌鳢养殖过程中流行性溃疡综合征的防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pidemic Ulcer Syndrome in Channa arg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5110T 50—2023《白乌鳢流行性溃疡综合征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白乌鳢养殖过程中流行性溃疡综合征(EUS)的预防和控制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防控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防控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养殖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疾病的预防上,通过良好的管理措施减少疾病发生的机会。一旦发现病例,则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
养殖环境要求
根据标准,养殖水体的pH值应保持在7.0-8.5之间,溶解氧含量不低于5mg/L。这主要是为了确保鱼类生活环境适宜,降低因水质恶化导致免疫力下降的风险。同时,要求定期更换部分水源以保持水质清洁,并且禁止使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作为养殖用水。
种苗选择与消毒
对于种苗的选择,标准建议选用健康无病害、生长发育正常的个体。在投放前应对种苗进行严格的检疫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等物理化学方法来杀灭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
日常管理措施
日常管理方面强调了以下几个要点:
1. 投喂管理:合理安排饲料种类及投喂量,避免过量喂食造成浪费并污染水质;
2. 巡塘观察:每天至少两次检查池塘情况,注意观察鱼群活动状态以及是否有异常死亡现象出现;
3. 卫生清理:及时清除池底沉积物及漂浮杂物,防止腐败发酵产生有害气体影响鱼类生存条件;
4. 药物使用: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在必要时可适量添加抗菌药物但不得滥用抗生素以防耐药性问题发生。
疫情报告制度
当发现疑似患病个体时,必须立即停止所有生产操作并向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具体情况。相关部门将会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诊断并指导后续处置方案。
以上就是对DB 5110T 50—2023《白乌鳢流行性溃疡综合征防控技术规程》中关键内容所做的简要分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发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