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蛋鸡产蛋期无抗养殖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饲料与饮水管理、疫病防控、饲养管理及记录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蛋鸡产蛋期无抗养殖的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ntibiotic-free Egg Production during the Laying Period of Layer Chick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790-2023《蛋鸡产蛋期无抗养殖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蛋鸡在产蛋阶段实施无抗养殖的技术规范。这项标准的发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减少抗生素在蛋鸡养殖中的使用,从而提升鸡蛋产品的安全性与质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健康。
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重要解读:
1. 养殖环境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蛋鸡场选址应远离污染源如工业区、垃圾处理厂等,并且需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和适宜的温湿度。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蛋鸡的生活舒适度,还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减少对药物的需求。
2. 饲料管理
规定了饲料原料的选择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禁止使用含有违禁物质或被污染的饲料。此外,提倡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并强调饲料中不得添加任何未经批准的药物添加剂。这一措施可以确保蛋鸡摄入均衡营养的同时避免抗生素残留问题。
3. 卫生防疫制度
建立了严格的卫生防疫体系,包括定期消毒、清洁饮水系统以及控制人员进出等。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隔离病鸡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但不得随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果确实需要用药,则需按照兽医指导执行,并做好记录以便追溯。
4. 健康监测与评估
要求养殖场定期开展蛋鸡健康状况检查,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一旦检测到某些特定疾病(如新城疫、禽流感等),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饲养方案。此外,还鼓励采用生物安全防控技术来增强整体免疫力。
5. 蛋品质量控制
对于产出的鸡蛋,除了常规的质量检测外,还需特别关注是否存在抗生素残留等问题。为此,建议引入先进的快速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达到无抗标准。同时,加强包装环节的防护工作,防止二次污染。
综上所述,《蛋鸡产蛋期无抗养殖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指南。它不仅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也有助于推动整个畜牧业向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