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生态经济林天幕毛虫综合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监测技术、物理防控措施、生物防控措施、化学防控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生态经济林天幕毛虫的综合防控工作。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ent Caterpillar in Ecological Economic For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759-2023生态经济林天幕毛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生态经济林中天幕毛虫防治的技术规范。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中进行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了天幕毛虫的综合防控原则,强调“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不仅要注重对现有害虫的治理,还要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来减少害虫的发生概率。例如,在第4.1节中提到,应加强林地管理,保持林地清洁卫生,及时清除枯枝落叶等可能成为害虫越冬场所的物质。
其次,关于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标准在第5章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设置固定的监测点,定期调查天幕毛虫的种群动态,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5.3条,它指出当发现天幕毛虫密度达到一定阈值时,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害虫扩散蔓延。
再者,物理机械防治方法被列为重要的非化学防控手段之一。根据第6.1条的规定,可以利用灯光诱杀成虫、人工摘除卵块等方式直接控制害虫数量。此外,第6.2条还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或微生物制剂来进行喷洒处理,这些方法相对环保且对环境影响较小。
最后,在化学防治方面,标准特别强调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按照第7章的要求,施药前必须准确评估虫情状况,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剂量和频率使用。同时,还应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以避免产生抗药性问题。
综上所述,《DB13/T 5759-2023生态经济林天幕毛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为如何有效应对天幕毛虫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指导。通过遵循上述各项规定,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经济林免受侵害,也有利于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