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盐碱地虎杖种植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整地与施肥、种苗选择与处理、种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在盐碱地条件下虎杖的规范化种植及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lygonum cuspidatum Cultivation on Saline-Alkali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7/T 18-2023盐碱地虎杖种植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盐碱地环境下的虎杖种植制定的技术规范。这项标准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对推动盐碱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品种选择上,标准明确要求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且高产优质的虎杖品种。比如‘鲁引一号’就是推荐的优良品种之一,该品种不仅耐盐碱能力突出,而且产量稳定,药效成分含量高。在种苗繁育过程中,要确保种苗健壮无病害,采用扦插繁殖时插穗长度应保持在15-20厘米之间,并做好消毒处理。
关于整地施肥环节,标准指出在种植前需深翻土地30-40厘米,清除杂草和石块等杂物。对于中度盐碱地,建议施用腐熟有机肥每亩3000-4000公斤作为基肥,同时配施磷钾肥。此外还需开挖排水沟,防止雨季积水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
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强调要合理密植,一般行距控制在60-80厘米,株距40-50厘米为宜。定植后要及时浇水促活,之后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需保证充足水分供应。每年春季和秋季各进行一次中耕除草,结合培土防倒伏。
病虫害防治部分,标准提倡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策略。定期巡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化学防治时应优先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产品,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使用,并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生物防治方面可以释放天敌昆虫或喷洒微生物制剂来控制害虫数量。
此外,标准还特别提到盐碱地特有的管理要点,如定期监测土壤含盐量变化,在高盐分时期可采用客土改良或者淡水资源冲洗的方法降低土壤盐分浓度。同时要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完善排灌系统、设置防护林带等措施,为虎杖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总之,《DB3717/T 18-2023盐碱地虎杖种植技术规程》从多个维度为盐碱地虎杖种植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方案,有助于提高种植效益和产品质量,值得相关从业者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