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地下资源协同开发调查评价的基本原则、工作程序、技术要求和成果提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城市地下资源协同开发的调查与评价工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Title:Specification for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Urban Underground Resour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527-2023《城市地下资源协同开发调查评价规范》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城市地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技术标准。该标准对城市地下空间的调查、评价和协同开发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保障城市地下资源的安全、合理利用提供了指导。
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调查范围与内容
标准明确指出,城市地下资源调查应涵盖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以及环境地质条件等多个方面。在地质条件调查中,需要重点关注地层结构、岩土体性质及构造特征;水文地质调查则需评估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工程地质调查主要分析地下空间开挖的稳定性问题;环境地质调查则要关注地下资源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风险。
评价方法
标准提出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城市地下资源进行科学评价。首先通过现场勘查、钻探取样等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结合遥感影像、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最后运用数值模拟技术预测地下资源开发后的潜在影响。此外还强调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鼓励地质学、水文学、生态学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评价工作。
协同开发原则
为了实现城市地下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高效利用,《规范》提出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协同开发原则。即在总体规划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各类型地下设施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具体项目实施时则按照轻重缓急有序开展建设活动。同时要求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能够及时沟通协调,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安全保障措施
安全始终是地下资源开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为此,《规范》特别强调了安全保障措施的设计与落实。包括但不限于:制定严格的施工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以上就是DB32/T 4527-2023《城市地下资源协同开发调查评价规范》中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