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子劳动合同数据交换共享的总体要求、数据元要求、数据交换流程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电子劳动合同的数据交换与共享,以及相关平台和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Title:Electronic Labor Contract - Data Exchange and Sharing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1311-2023 电子劳动合同数据交换共享规范》是浙江省地方标准,于2023年正式实施。这一标准为电子劳动合同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提供了技术依据,确保了电子合同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以下对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电子劳动合同”的概念。它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通过电子信息网络签订的书面劳动合同。这一定义明确了电子劳动合同的形式必须是书面的,且需借助电子信息网络完成签订过程。
其次在合同数据结构方面,标准规定了电子劳动合同的数据应包括基本信息、合同条款、签署信息等几个大类。其中基本信息包含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身份信息,合同条款则涵盖工作内容、报酬、期限等内容。签署信息记录了签约双方的数字签名及时间戳,这是确保合同真实性和不可篡改的关键。
关于数据交换接口,标准要求建立统一的接口规范。这包括了数据传输协议、加密方式、验证机制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统一接口有助于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数据交换效率。
在安全保障措施上,标准强调了数据加密存储、访问控制、日志审计等多方面的安全措施。特别是对于数字签名的要求,必须符合国家密码管理相关规定,确保签名的法律效力。
此外,还特别提到电子劳动合同的归档管理。要求将电子合同的原文、签署记录等相关数据长期保存,并定期备份。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劳动合同履行完毕后五年。
这些条文从多个维度对电子劳动合同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做出了明确规定,为推动电子劳动合同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