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高速公路的等级划分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及等级评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智慧高速公路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lassification of Smart Expressway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1307-2023《智慧高速公路 等级划分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为智慧高速公路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提供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总则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智慧高速公路项目,其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升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和安全性。标准强调了智慧高速公路应具备感知、分析、决策和服务四大功能。
分级依据
智慧高速公路按照技术应用水平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每一级都对应不同的技术和设施要求,以满足不同交通流量和服务需求。
# 一级智慧高速公路
一级智慧高速公路主要面向低至中等交通流量的道路。其核心特征包括:
- 基础感知系统:要求安装基本的交通监控设备,如视频摄像机和传感器。
- 简单信息服务:能够提供基本的路况信息,如拥堵情况和天气预报。
- 应急响应能力:具备初步的应急指挥调度功能。
# 二级智慧高速公路
二级智慧高速公路适用于中等至高等交通流量的道路,增加了更多的智能化元素:
- 增强型感知系统:引入更先进的探测设备和技术,如毫米波雷达和高清摄像头。
- 综合信息服务:除了基础信息外,还能提供更加详细的导航建议和实时交通状态更新。
- 智能辅助决策:支持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交通流量预测及优化方案生成。
# 三级智慧高速公路
三级智慧高速公路是目前最高等级的要求,适合高密度交通流场景:
- 全面感知网络:部署广泛且高度集成化的传感网络,实现全方位的数据采集。
- 高级别服务功能: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例如自动驾驶支持和紧急救援协调。
- 自主决策与控制:具备一定程度上的自动化管理和控制能力,能够在特定条件下自动调整信号灯配时或车道分配。
关键技术指标
对于上述三个级别的具体技术指标,《规范》也做出了明确规定。比如,在数据传输速率方面,一级系统要求不低于50Mbps,而三级系统则需达到至少1Gbps的标准;在系统可靠性上,所有级别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均不得少于10万小时。
此外,《规范》还特别提到关于信息安全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强调要采取必要的加密技术和访问权限管理来保护敏感数据不被非法获取或篡改。
总之,《智慧高速公路 等级划分规范》不仅为中国智慧交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他地区制定类似标准积累了宝贵经验。通过遵循这一规范,可以有效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向更高层次迈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