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街道(镇)社工站的服务原则、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要求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济南市范围内街道(镇)社工站的社会工作服务。
Title:Guidelines for Social Work Services at Street (Town) Level in DB3701T 36-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01T 36-2023街道(镇)社工站服务指南》是山东省济南市发布的地方标准,为街道(镇)社会工作站的建设与运行提供了规范化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一、关于服务宗旨和目标
标准明确指出,街道(镇)社工站应以“助人自助”为服务宗旨,致力于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祉。具体目标包括促进社会融合、增强社区凝聚力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等。这意味着社工站在开展工作时不仅要关注个体需求,还要着眼于整个社区的发展。
二、人员配置要求
根据标准规定,每个街道(镇)社工站至少需要配备两名专职工作人员,其中一名需具备社会工作专业背景或相关领域三年以上工作经验。此外还鼓励聘请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合理的人员结构能够确保服务质量,同时也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成长空间。
三、服务内容框架
标准提出了包括但不限于家庭支持、青少年发展、老年人关怀、残疾人援助等多个方面的服务内容。每项服务都应当遵循个性化原则,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方案。例如,在开展青少年辅导项目时,除了提供学业指导外,还需注重培养其兴趣爱好和社会责任感。
四、监督管理机制
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标准强调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估体系。这包括定期对社工站的工作成效进行考核评价,并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要求设立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各类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服务水平。
五、资源链接与整合
鉴于社会工作的复杂性,标准特别提到要加强与其他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及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方式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社区治理创新与发展。
综上所述,《DB3701T 36-2023街道(镇)社工站服务指南》从多个维度规范了社工站的服务流程和管理方式,对于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各街道(镇)在实施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规定,努力打造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社会工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