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桑葚采收、预冷、包装、贮藏和运输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桑葚的采后处理及保鲜贮运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st-harvest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Preservation of Mulber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800-2023 桑葚贮运保鲜技术规程》是由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桑葚在采收后的贮运和保鲜操作,确保其品质与营养价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采收期确定
标准指出,桑葚的最佳采收时期应根据果实的颜色、大小及口感来判断。通常情况下,当果实呈现深紫色或黑色时,即可认为达到最佳食用状态。这一阶段不仅保证了果实的成熟度,也有利于延长后续的保存时间。此外,在选择采摘时间上,建议避开高温时段,以减少因温度过高导致的果实损伤。
包装材料要求
对于包装材料的选择,标准强调了环保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性。推荐使用可降解材料作为外包装,并且内衬需采用透气性良好的材质,如无纺布等。这样的设计既能保护桑葚不受外界污染,又能保持适当的通风条件,防止湿度过高引发霉变。
贮藏环境控制
在冷藏条件下,适宜的温度范围被设定为0℃至4℃之间。湿度方面,则需要维持在90%-95%左右。同时,为了防止冷害现象的发生,建议将刚入库的新鲜桑葚先放置于略高于上述温度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待其适应后再转入正式储存区。
运输过程管理
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剧烈震动和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车厢内部应当配备温控设备,确保整个行程中的温度波动不超过±2℃。另外,若需长途运输,则还需考虑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如道路堵塞),提前做好应急预案。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条款的具体说明,全面了解并严格执行本规程有助于提高桑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