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辽宁省内口岸船舶申报电子数据交换中船舶作业动态报文的数据结构、数据元语义及语法格式。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口岸管理部门与相关单位之间进行船舶作业动态信息的电子数据交换。
Title:Port Vessel Declaration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 Part 8: Vessel Operation Dynamic Mess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M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2176.8-2023《口岸船舶申报电子数据交换 第8部分:船舶作业动态报文》是一项关于船舶作业动态信息交换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船舶在港口期间的各种作业动态信息的格式、内容和传输要求,旨在提高口岸船舶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进行的船舶作业动态信息交换。这包括但不限于船舶靠泊、离泊、装卸货物、加油加水等操作的信息。
2. 术语和定义
- 船舶作业动态:指船舶在港口内执行的各项作业活动及其状态信息。
- 电子数据交换(EDI):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标准化数据格式的信息交换过程。
3. 报文结构
船舶作业动态报文应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 头部信息:包括发送方、接收方、报文生成时间等基本信息。
- 主体信息:详细描述船舶的具体作业动态,如作业类型、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作业量等。
- 尾部信息:包括校验码、签名等用于验证报文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信息。
4. 数据元素
每个数据元素都有明确的代码和含义,例如:
- 作业类型代码:表示具体的作业种类,如靠泊、离泊、装卸货等。
- 作业量:具体描述作业的数量或重量。
- 作业状态:反映当前作业的状态,如进行中、已完成等。
5. 报文传输
- 报文应采用XML或JSON等标准化格式进行编码。
- 报文传输需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通常采用加密技术。
- 接收方收到报文后应及时确认,并反馈处理结果。
6. 错误处理
若报文出现错误或不完整,发送方应及时修正并重新发送。接收方应记录错误日志,并通知相关方。
通过遵循这一标准,可以有效提升船舶作业动态信息的传递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增强港口运营的透明度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