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历史数据数字化工作的基本原则、工作流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各级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开展历史数据的数字化工作。
Title:Public Data - Guidelines for Digitization of Historical D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648—2023公共数据 历史数据数字化工作指南》是由山东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为公共数据的历史数据数字化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对于规范数字化流程、提升数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在“3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多个关键概念。例如,“历史数据”被定义为“已经产生并存储于各种载体上的非实时数据”。这一定义强调了历史数据的时间属性和非实时性特点,有助于区分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理解这一点对后续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至关重要。
数据收集
在“5.1数据收集”中指出,数据收集应遵循完整性原则。这意味着需要确保所有相关的历史数据都被完整地采集到数字化系统中。同时,还要求建立数据收集的追溯机制,以便在数据出现异常时能够追踪其来源。这种做法可以有效避免因数据缺失或错误导致的问题,保证数字化工作的可靠性。
数据清洗
标准在“5.2数据清洗”部分提出了数据清洗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求。其中包括去除重复记录、纠正错误信息、填补缺失值等操作。这些措施旨在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从而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标准建议使用自动化工具辅助人工审核,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减少人为失误。
数据转换
关于“5.3数据转换”,标准强调了数据格式统一的重要性。不同来源的历史数据往往采用不同的格式,如果不加以统一处理,将难以实现有效的整合与利用。因此,标准推荐采用标准化的数据交换格式,并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技术方案来指导实际操作。
数据存储
在“5.4数据存储”章节里,标准提出了构建安全稳定的存储环境的要求。这包括物理层面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逻辑层面的数据备份策略。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定期检查存储介质的状态,及时更换老化设备,以防止数据丢失。这样做不仅保护了珍贵的历史数据资源,也为长期保存提供了保障。
数据管理
最后,在“5.5数据管理”部分,标准指出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它建议成立专门的数据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制定相关政策、监督执行情况并评估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促进整个数字化过程有序开展。
综上所述,《DB37/T 4648—2023公共数据 历史数据数字化工作指南》从多个角度给出了详尽的操作指引,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通过对上述重要内容的学习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践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