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旱厕化粪池的设计原则、选址要求、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及施工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农村地区旱厕化粪池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
Title:Rural Dry Toilet Septic Tank Design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农村旱厕化粪池设计规范》(DB15/T 3139—2023)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标准,旨在指导农村地区旱厕化粪池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确保其符合卫生安全要求并满足环保需求。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对规范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一、选址与布局
根据规范第4.1条,化粪池的选址应远离水源保护区、地下水补给区及饮用水源地,同时要避开居民生活区和农业生产区域。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化粪池渗漏污染地下水资源。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当地地形地貌合理规划位置,确保有足够的缓冲距离以避免交叉污染。
二、结构设计
第5.2条明确了化粪池的基本构造要求,包括池体结构、防渗措施等。池体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或砖石材料建造,并设置双层或多层隔板以提高处理效果。此外,还需采取有效的防渗漏措施,如铺设防水层或者使用抗渗混凝土。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污水泄漏造成环境污染。
三、容量计算
规范第6.1条规定了化粪池容积的计算方法,依据人口数量确定最小容积。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每人每天产生的排泄物量约为1.5升至2升,因此需要根据实际居住人数来核定合适的容量。如果预计未来会有增加人口的情况,则应适当加大容量预留空间。
四、维护管理
第7章专门论述了化粪池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强调定期清理淤积物,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臭气外溢。同时要求建立台账记录每次清掏时间、量等情况,便于追溯检查。另外还建议安装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水质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五、环境保护
第8章特别提到,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的影响。比如选择隐蔽性强的位置埋设管道,避免破坏原有植被;选用环保型建材降低碳足迹等等。这些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农村旱厕化粪池设计规范》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运营维护全过程的技术要点,为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提供了科学依据。各地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该标准,共同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