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渔菜共生种养的术语和定义、场地选择与建设、种养品种选择、种养管理技术要求及产品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渔菜共生种养模式的生产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ish-Vegetable Symbiotic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4T 098-2023《渔菜共生种养技术规范》是一项针对渔菜共生系统的技术指导文件,它从多个方面对渔菜共生的种养过程进行了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选址与设施搭建方面,该标准强调了环境条件的重要性。例如,要求养殖区和种植区应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且水质良好的地方,并且要远离污染源。这不仅有助于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和蔬菜的健康生长,还能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此外,还规定了设施搭建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温室结构的设计要便于通风换气、光照分布均匀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创造一个适宜生物生存的良好环境。
其次,在种养管理上,标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合理安排放养密度,确保鱼虾类动物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适时调整饲料投喂量,避免过量造成浪费或不足影响生长;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如pH值、溶解氧等,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同时,对于蔬菜种植而言,则需要注意轮作制度的应用以及适时灌溉施肥,以维持土壤肥力并促进作物茁壮成长。
再者,关于病虫害防控这部分内容也非常重要。标准建议采用生态友好型的方法来控制疾病传播,比如通过建立完善的隔离检疫体系防止外来有害生物侵入;利用天敌昆虫或者物理方法代替化学农药来进行防治工作等等。这样做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最后,在产品收获与销售环节中,标准还特别强调了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要求每个生产批次都需记录详细的档案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种苗来源、用药情况、检测结果等,以便于后续追溯查询。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消费者信心,也有利于企业自身品牌形象建设。
综上所述,《渔菜共生种养技术规范》通过对各个环节严格把控,为实现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希望相关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此标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共同推动这一新型农业模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