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粒种咖啡缺陷豆和外来杂质的检验与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小粒种咖啡加工、贸易及质量评价过程中缺陷豆和外来杂质的检测与评定。
Title:Small-grain Coffee Part 5: Inspection and Measurement of Defect Beans and Foreign Impur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149.5-2023《小粒种咖啡 第5部分:缺陷豆和外来杂质的检验与测定》是云南省地方标准的一部分,该标准为小粒种咖啡的品质控制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解读:
样品准备
标准要求取样时应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通常情况下,从批量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量的小包装或散装咖啡作为检验样品。对于袋装产品,每袋抽取不少于250克;对于散装产品,则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取样数量。取样后将所有样品混合均匀,并从中分出至少500克用于后续检测。
缺陷豆分类及计数
# 1. 不成熟豆
定义为未达到正常成熟的绿色或浅黄色颗粒。这类豆子会影响咖啡的整体风味。标准规定,在每千克咖啡中不超过80颗被视为合格。
# 2. 黑色豆
指因过度烘焙或其他原因导致颜色变深甚至发黑的颗粒。黑色豆的存在会降低咖啡的品质,标准限定其含量不得超过2%(按重量计)。
# 3. 虫蛀豆
受到虫害侵袭而出现孔洞或破损的豆子。此类豆子可能携带病原体或影响其他豆子的质量。标准要求虫蛀豆的比例不得高于3%。
# 4. 发霉豆
表面有明显霉斑或者内部已经腐烂的豆子。这类豆子不仅味道差而且可能存在健康风险。标准规定发霉豆的含量不得超过1%。
外来杂质检测
外来杂质主要包括非咖啡植物种子、金属碎片、塑料制品等异物。这些物质的存在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体验以及产品的安全性。标准对不同类型的外来杂质设定了严格的限量值:
- 非咖啡植物种子:每千克不超过5颗;
- 金属碎片:任何大小均不允许存在;
- 塑料制品:每千克不得超过0.5克。
检验方法
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标准推荐使用视觉检查法结合电子筛选设备来进行缺陷豆和外来杂质的识别。同时强调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且定期校准仪器以确保测量精度。
以上就是关于DB53/T 149.5-2023《小粒种咖啡 第5部分:缺陷豆和外来杂质的检验与测定》中几个重要条文的具体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