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山小粒咖啡良种选育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操作流程及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小粒咖啡的良种选育及种植推广。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perior Variety Selection of Baoshan Arabica Coffe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5T 123-2023 保山小粒咖啡良种选育技术规程》是云南省保山市针对本地特色作物保山小粒咖啡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对保山小粒咖啡的良种选育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对于提高咖啡品质、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方面,标准明确规定了“优良性状”的具体指标。这些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抗病虫害能力、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能力、产量稳定性以及果实质量等。例如,对于抗病虫害能力的要求,标准指出,选育对象需具备较强的抵抗常见病害如锈病、炭疽病的能力,并且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均能保持稳定的生长态势。这一规定旨在确保选育出的品种能够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障咖啡豆的质量安全。
其次,在繁殖材料管理上,标准强调了“纯度”与“一致性”。这意味着用于繁育的新一代植株必须来源于经过严格筛选确认为优良特性的母本,并且在整个繁殖周期内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杂交污染。此外,还要求建立完善的档案记录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播种日期、亲本信息、田间管理情况等内容,以便追溯每一批次种子或苗木的来源及其质量状况。
再者,在栽培试验环节,标准提出了明确的时间安排和技术要求。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栽培试验周期需要至少三年时间,期间需定期观察记录植株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趋势,比如株高增长速率、叶片形态特征、花芽分化规律等等。只有当连续两年以上表现优异且无明显退化迹象时,方可认定该品种具备推广价值。这种长期跟踪评估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所选出的品种真正符合市场需求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最后,在最终审定程序中,标准特别提到了专家组评审的重要性。由农业科研机构牵头组织成立的专业团队将依据既定标准逐一审核候选品种的各项数据资料,必要时还需开展现场考察验证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审定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同时也为后续规模化种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DB5305T 123-2023 保山小粒咖啡良种选育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实践的全过程指导,而且结合了地方特色资源禀赋条件,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它不仅是保山地区咖啡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