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数据数据治理中数据返还的基本原则、流程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各级政府部门、公共机构及相关组织在公共数据治理过程中的数据返还活动。
Title:Public Data - Data Governance Specifications - Part 3: Data Return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646.3—2023《公共数据 数据治理规范 第3部分:数据返还》是山东省地方标准的一部分,主要规范了公共数据在使用后如何返还给提供方的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数据返还的基本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数据返还应遵循合法合规、安全可控、及时准确的原则。这意味着在进行数据返还时,必须确保所有操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定,同时保证数据在整个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数据泄露或被篡改。此外,还要求返还的数据应当与原始数据一致,无任何遗漏或错误。
数据返还的具体要求
1. 数据格式:数据应以原提供形式返回,除非双方另有约定。这强调了保持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的重要性。
2. 数据质量:返还的数据需经过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完整性以及时效性。任何不符合要求的数据都应及时通知提供方并采取相应措施修正。
3. 安全保障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密技术的应用、访问权限控制等手段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特别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应采用SSL/TLS协议或其他同等强度的安全协议。
4. 记录保存:对于每一次数据返还活动都应当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但不限于返还时间、方式、内容等信息,以便日后查询和审计。
实施步骤
- 需求分析:首先需要明确哪些类型的数据需要返还以及返还的目的。
- 方案制定:根据需求制定具体的返还计划,包括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确定时间节点等。
- 执行返还:按照既定方案实施数据返还工作,并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
- 效果评估:完成返还后,应对结果进行检查,确认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总结经验教训。
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 在与第三方合作时,要事先签订相关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 定期更新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制度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
-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公共数据 数据治理规范 第3部分:数据返还》不仅为公共数据的返还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框架,也为保障公共数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有力支持。这对于促进政府信息化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