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草原蝗虫调查的技术要求、方法、数据记录与分析以及报告编制。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草原蝗虫的调查与监测工作。
Title:Grassland Locust Survey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7T429-2023《草原蝗虫调查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用于规范草原蝗虫的调查工作。以下对规程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规程中明确指出,调查范围应覆盖整个草原区域,并且要根据草原类型、植被状况和历史蝗灾发生情况合理布设调查路线。这一规定旨在确保调查数据全面准确,能够真实反映草原蝗虫的整体分布和危害程度。
在调查方法上,规程强调采用样线法和样地法相结合的方式。样线法要求沿着预定路线步行或乘车观察记录蝗虫种类、数量及其活动状态;而样地法则是在固定区域内设置多个样方,通过细致采样统计分析蝗虫密度等指标。这两种方法各有侧重,能相互补充,提高调查精度。
关于调查频次,规程建议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全面调查,分别在春季和秋季。春季调查重点在于监测越冬代成虫的存活率及初孵幼虫的数量变化;秋季调查则关注种群增长趋势以及越冬准备情况。此外,在蝗虫高风险期如6月至9月间还需增加临时抽查次数,以便及时掌握动态信息。
对于数据记录与处理,规程提出了严格要求。所有观测到的信息都必须如实填写到专门设计的调查表中,包括地理位置、时间、天气状况、植被覆盖度等多个维度的数据。同时,还要求利用GIS技术绘制出蝗虫分布图,并结合气候条件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区域。
最后,规程还特别提到要加强与其他相关单位的合作交流,共享资源信息,共同制定应急预案,以提高应对突发性蝗灾的能力。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也能有效减少因蝗虫侵害造成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