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辽宁省林业经营数表的编制原则、计算方法及使用规范。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林业资源的调查、规划与经营管理。
Title:Forestry Operation Tables DB21T 801-1994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801-1994 林业经营数表》是辽宁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林业经营中的数据计算和分析。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各类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活动。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对象,为后续具体条款提供了实施背景。
2. 术语和定义
- 森林覆盖率:指区域内郁闭度大于0.2的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
这一条强调了郁闭度作为衡量森林的重要指标,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有助于准确评估森林资源状况。
- 森林蓄积量:单位面积上森林中活立木的材积总量。
森林蓄积量是衡量森林资源价值的关键指标,标准中详细规定了如何通过胸径、树高以及树种等参数来估算。
3. 森林分类
根据功能和用途将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五类。每类森林都有其特定的经营目标和技术要求,例如防护林侧重于保持水土,而用材林则注重木材产量。
4. 采伐限额管理
对不同类型的森林设定了年度采伐上限,旨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标准指出,任何采伐行为都必须在限额内进行,并且需要经过审批程序。
5. 更新造林
要求在采伐后及时进行更新造林工作,确保森林面积不减少。同时提出了一些技术措施,如选择适宜的树种、合理安排种植密度等,以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6. 监测与评估体系
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监测网络,定期开展调查统计,掌握动态变化情况。此外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各项经营活动的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
这些内容构成了林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框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既能够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又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