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辽宁省林业经营中常用的数表,包括树种、年龄、胸径等因子的测算方法和应用规则。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林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中的相关测算工作。
Title:Forestry Operation Tables for Liaoning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794-1994 林业经营数表》是辽宁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林业经营中的数据计算和分析。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定义:标准开篇对“林分”、“林龄”、“郁闭度”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林分”是指在特定面积上由相同或不同树种组成的森林群体,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数据处理提供了统一的基础。
2. 数据采集方法:标准规定了如何准确采集林地的相关数据,包括样地设置、胸径测量以及冠幅记录等内容。特别强调了样地应随机分布且具有代表性,以确保所收集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3. 生长模型构建:在第三部分,标准介绍了基于历史观测数据建立生长预测模型的方法。要求模型需考虑影响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如土壤类型、降水情况及温度变化,并通过验证试验来评估模型精度。
4. 采伐计划编制:根据林分现状和发展趋势,标准提出了合理的年度采伐限额计算公式。同时指出,在制定采伐方案时还应该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
5. 更新改造措施:对于老化或者退化严重的林区,标准给出了具体的改善建议,比如补植新苗、抚育间伐等操作步骤。此外还特别提到要注重保持生物多样性,避免单一树种占据主导地位。
6. 经济评价体系:最后部分构建了一个综合考量成本投入与收益回报率的评价框架,帮助企业或政府机构做出科学决策。它涵盖了直接经济价值(木材销售)以及间接生态效益(碳汇功能)等多个维度。
以上内容仅是对《DB21/T 794-1994 林业经营数表》部分内容的概括性说明,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优化。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