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冰雹气象灾害的评估方法、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程序。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冰雹气象灾害的评估工作。
Title:Meteorological Disaster Assessment - Part 3: Hail
中国标准分类号:P45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1454.3-2006是辽宁省地方标准中关于气象灾害评估的第三部分,专门针对冰雹灾害。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冰雹灾害分级
- 根据冰雹直径和影响范围将冰雹灾害分为四个等级:轻度、中度、重度和特重度。
- 轻度冰雹直径小于10毫米,仅对农作物造成轻微损害;中度冰雹直径在10至20毫米之间,可能损坏设施农业;重度冰雹直径超过20毫米,对建筑物和车辆有一定破坏力;特重度冰雹直径大于30毫米,可能导致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 灾害评估指标
- 包括经济损失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和技术参数分析三方面内容。
- 经济损失评估需考虑直接经济损失如农作物减产、设施损毁等以及间接经济损失如市场供应中断带来的连锁反应。
- 社会影响评估关注受灾人群数量、安置情况及心理创伤程度。
- 技术参数分析则需要记录冰雹发生的时间、地点、持续时间、最大降雹强度等信息。
3. 现场调查要求
- 现场调查应在灾害发生后48小时内启动,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 需要配备专业设备测量冰雹直径、重量,并拍摄照片或视频作为证据。
- 对于农业领域还需统计受损作物种类、面积及其预期产量损失。
4. 评估报告编制
- 报告应包括基本信息(灾害名称、发生时间等)、评估结果(灾害级别认定)及建议措施等内容。
- 建议措施部分应当提出短期应急对策与长期预防规划,例如加强预警体系建设、改善农业保险机制等。
以上内容基于DB21/T 1454.3-2006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了提炼和解释,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来进行冰雹灾害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