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丹东地区设施草莓二斑叶螨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丹东地区设施草莓种植过程中二斑叶螨的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rol of Two-Spotted Spider Mites in Facility Strawberries in Dandong Reg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06T 005-2023《丹东地区设施草莓二斑叶螨防治技术规程》是专门针对丹东地区设施草莓生产中二斑叶螨防治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防治原则
标准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应首先通过农业措施如合理轮作、清洁田园等手段减少害虫基数。当病虫害发生时,则需要结合物理、生物和化学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2.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措施包括:
-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对二斑叶螨具有一定抵抗力的草莓品种。
- 合理施肥灌溉:保持土壤肥力的同时避免过度浇水,以增强植株自身抗性。
- 清除杂草与残体: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及落叶,减少越冬场所。
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指利用黄板诱杀成螨或使用防虫网覆盖温室大棚等方式阻止外界害虫侵入。此外,还可以采用高温闷棚的方法,在夏季休耕期提高棚内温度至40℃以上持续数天,有效杀死部分隐藏于土壤中的害虫。
4. 生物防治
鼓励使用天敌控制害虫数量。例如释放捕食螨(如胡瓜新小绥螨)来捕食二斑叶螨。同时注意保护本地存在的有益昆虫资源,如瓢虫等。
5. 化学防治
对于化学药剂的选择与使用有严格规定:
- 必须选用高效低毒且持效期短的产品;
- 施药时间宜选晴天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
- 不同类型的杀螨剂应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 注意安全间隔期,确保果实上市时残留符合国家标准。
6. 监测预警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至关重要。可以通过设置固定观察点定期检查叶片背面是否有害虫活动迹象,并记录其密度变化趋势。一旦发现虫口密度达到经济阈值,则立即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总结
本规程旨在指导丹东地区的草莓种植者科学有效地开展二斑叶螨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损失并保护生态环境。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促进当地设施草莓产业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