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火炬松采穗圃营建的术语和定义、选址、母树选择、整地、栽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穗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火炬松采穗圃的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Pinus Kesiya var. Taiwanensis Scion Orch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火炬松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DB36/T 1801-2023是江西省地方性技术标准,为规范火炬松采穗圃营建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选址方面,规程明确要求采穗圃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深厚肥沃的地块上,pH值应在5.5-7.0之间。这主要是因为火炬松对土壤条件要求较高,适宜的土壤环境能保证其健康生长,提高接穗质量和产量。
关于整地环节,规程规定要进行深耕细作,深度不低于40厘米,并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量不少于3000公斤。这种做法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为火炬松提供充足的养分来源。
在品种选择上,规程强调要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品种作为母树。母树年龄应在10-20年之间,且要求树冠整齐、枝条分布均匀。这样的母树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接穗,保证后代植株的优良特性。
对于定植密度,规程推荐每亩栽植300-400株,行距保持在2米左右,株距1.5-2米。合理的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树木间通风透光,促进生长发育。
此外,规程还特别提到要加强田间管理,包括定期除草、灌溉和施肥等措施。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因缺水影响生长。同时还要密切关注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一旦发现要及时采取生物或化学防治措施。
最后,在采穗时期上,规程建议每年秋季进行一次采穗作业。此时枝条木质化程度高,营养积累充足,有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采穗时要注意保留足够的叶片,确保母树正常生长。
以上就是对DB36/T 1801-2023中一些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这些规定从选址到管理涵盖了火炬松采穗圃营建的各个环节,为实现高效优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