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信息化系统中敏感信息脱敏的基本原则、脱敏方法、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各类组织在信息化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对敏感信息进行有效脱敏处理,以保障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
Title:Specification for Desensitization of Sensitive Information in Information System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508—2023信息化系统敏感信息脱敏规范》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敏感信息脱敏的技术标准。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该标准在“4.1 脱敏原则”中明确指出,脱敏应遵循最小化、一致性、可逆性和可用性四大原则。其中最小化是指仅对必要的敏感信息进行处理;一致性确保不同系统间数据格式统一;可逆性保证脱敏后的数据能还原为原始数据;可用性则要求脱敏后数据仍具有实际使用价值。
在“4.2 脄敏方法选择”部分提到,应根据信息类型和应用场景选用合适的脱敏方式。例如对于身份证号可采用部分隐藏或算法替换;手机号码可以进行数值变换或分区脱敏。同时强调脱敏方法的选择需兼顾安全性和业务需求。
“5.1 数据分类分级”规定了数据分类标准,将数据分为核心机密、重要机密、一般机密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数据采取不同的脱敏策略,如核心机密数据必须完全不可逆脱敏,而一般机密数据可适当放宽要求。
此外,“6.2 脱敏实施流程”明确了从需求分析到效果验证的完整流程。包括需求收集、方案设计、技术实现、效果评估等环节,并要求建立详细的日志记录以备审计。
这些条款为企业构建完善的敏感信息保护体系提供了具体指导,有助于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效防范数据泄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