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寒地水稻纹枯病抗性评价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寒地水稻品种的纹枯病抗性评价及研究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on of Resistance to Sheath Blight in Cold Region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498—2023寒地水稻纹枯病抗性评价技术规范》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寒地水稻纹枯病抗性评价的技术标准。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指出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水稻病害,其主要症状包括叶鞘或叶片上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点,逐渐扩大成云纹状大斑,最后导致组织坏死。这一定义为后续的评价工作提供了统一的认识基础。
其次,在抗性评价方法中,规定了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进行调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小区,每小区种植一定数量的植株,并记录发病情况。具体要求是在水稻分蘖末期至抽穗初期,观察并记录每个小区内不同部位(如叶鞘、叶片)的发病程度,采用0-5级的病情指数来表示。这种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品种的抗病能力。
再者,在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达方面,强调了要计算每个小区的平均病情指数以及整个试验组的平均值和标准差。通过这些统计指标可以客观评估不同品种之间的抗病差异。此外,还提出了将各品种按照平均病情指数从小到大排序,并划分出高抗、中抗、感病等几个等级,便于使用者直观了解各品种的抗病特性。
最后,在应用建议部分,建议在实际生产中优先选用高抗品种,并结合栽培管理措施提高整体抗病水平。同时鼓励科研人员继续开展相关研究,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和技术手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农业生态环境需求。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内容的具体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