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泥生产企业在各工序中的质量管理要求、控制方法及评价指标。本文件适用于水泥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Title:Quali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Cement Production Enterprises - Process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J2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水泥生产企业工序质量管理规范》DB23/T 3478—2023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水泥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技术文件。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原材料管理方面,标准明确指出水泥生产所用的石灰石、粘土、铁粉等主要原料必须符合GB/T 176-2017《水泥化学分析方法》的规定,并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原燃材料进厂检验制度。这意味着企业在采购原料时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取样检测,确保每一批次的原料都达到质量要求。
其次,在生产过程控制环节,标准强调了配料站的操作规程。要求配料站应配备自动控制系统以实现精准配料,同时规定配料误差不得超过±1.0%。这一规定旨在通过精确控制各组分配比来保证熟料的质量稳定性,从而为后续的水泥粉磨提供优质的半成品。
接着,关于熟料烧成部分,标准提出了窑系统运行参数的监控要求。例如,回转窑的筒体温度、窑头负压以及冷却机的篦床速度等关键指标都需要实时监测并记录。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定期检查耐火材料的状况,及时更换损坏部位,以维持窑体的良好工作状态。这些措施有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
最后,在成品出厂阶段,标准要求企业按照GB/T 176-2017对水泥产品进行最终检验。包括但不限于物理性能(如强度、凝结时间)和化学成分分析。只有当所有检测项目均合格后方可准予出厂销售。同时建议采用袋装或散装两种形式供应市场,以便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综上所述,《水泥生产企业工序质量管理规范》DB23/T 3478—2023从原材料选择到成品交付整个流程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旨在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