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寒地水稻优质种质资源筛选的技术要求、试验设计、评价指标及筛选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寒地水稻优质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creening of High-quality Germplasm Resources of Cold-region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459—2023寒地水稻优质种质资源筛选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寒地水稻优质种质资源筛选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资源收集、评价指标设定到最终的筛选流程,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旨在提高寒地水稻育种效率和品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深入解读。
首先,在资源收集部分,标准明确指出应优先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多样性的水稻种质资源。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地理分布上的广泛性,还要确保所选材料能够在不同生态环境下表现出稳定的遗传特性。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对地方特色品种以及濒危或特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这对于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丰富遗传多样性至关重要。
其次,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标准提出了包括农艺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和抗逆性等多个维度在内的综合评估框架。其中,农艺性状主要考察产量潜力、株型结构等直接影响栽培效益的因素;生理生化特性则侧重于营养成分含量、代谢产物积累等方面的研究;而抗逆性则是指植物应对干旱、寒冷等不利环境条件的能力。通过建立这样一套全面且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某一品种是否具备成为优质种质资源的基本条件。
再者,在具体的筛选流程上,标准规定了从初步筛选到最终确定的过程。初步筛选阶段要求对所有候选资源进行快速鉴定,剔除明显不符合要求的对象;随后进入深入分析环节,使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一步验证其潜在价值;最后经过多点试验验证后方可认定为合格的优质种质资源。这一严谨的筛选程序不仅保证了结果的可靠性,也为后续育种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之,《DB23/T 3459—2023寒地水稻优质种质资源筛选技术规程》为寒地水稻种质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对上述重点内容的理解与应用,相关从业人员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促进寒地水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