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地早熟禾种子收获和贮藏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草地早熟禾种子的收获、干燥、贮藏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arvesting and Storage of Poa pratensis Se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455—2023《草地早熟禾种子收获和贮藏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草地早熟禾种子收获与贮藏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收获时期确定
标准指出,草地早熟禾种子的适宜收获期应根据植株的成熟度来判断。具体而言,当大部分种子呈现黄褐色且籽粒变硬时即可开始收获。这一时期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过早收获会导致种子含水量高,影响发芽率;而过晚则可能造成种子脱落损失。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天气状况、田间观察等多种因素综合考量。
收获方式要求
对于收获方法,标准强调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机械化作业,并且在作业过程中要调整好割台高度,确保不损伤穗部的同时尽量减少杂草混入。此外,还特别提到收获后应及时清理机器,防止残留物对后续批次产生污染。
种子干燥处理
关于种子干燥,标准建议将刚收获的新鲜种子摊开晾晒至安全水分含量以下(一般为12%左右),并注意避免阳光直射以防温度过高损害种子活力。如果自然晾晒条件不允许,则可以使用低温烘干设备辅助完成干燥过程。
贮藏环境控制
在种子入库前必须经过严格筛选去除杂质及破损颗粒,并按照品种分开存放。贮藏库房需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和防潮措施,保持室内相对湿度不超过70%,温度控制在5-15℃之间最为理想。另外,定期检查库存情况,发现异常如虫害或霉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以上内容仅是标准部分内容的重点提炼与解析,更多细节还需参照原文档深入学习理解。通过遵循这些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草地早熟禾种子的质量稳定性,促进相关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