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秋果型树莓大棚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准备、栽植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秋果型树莓的大棚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house Cultivation of Autumn-Bearing Raspberr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457—2023《秋果型树莓大棚栽培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秋果型树莓大棚栽培的技术规范。该规程对秋果型树莓的品种选择、设施搭建、定植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旨在规范栽培过程,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首先在品种选择上,规程指出应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且丰产优质的秋果型树莓品种。例如可以选择“秋红”、“秋实”等经过实践验证适合大棚栽培的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和抗病能力,在大棚环境下能更好地生长发育。
其次在设施搭建方面,要求温室大棚南北走向,跨度8-10米,脊高3.5-4米,长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覆盖材料选用透光率高的无滴膜,并配备保温被或草苫等保温设施。同时要设置通风口和地热线等辅助设备以调节温湿度环境。
对于定植管理,建议春季土壤解冻后尽早完成定植工作。株行距控制在0.6×1.5米左右,每亩栽植740株左右。定植前需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20公斤。定植时注意苗木质量,确保根系完整无损。
肥水管理方面,规程强调要采取平衡施肥原则。萌芽期追施尿素10公斤/亩,开花期喷施磷钾肥促进花芽分化,果实膨大期增施复合肥20公斤/亩。水分管理则要做到适时适量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病虫害防治上,规程提倡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定期清理园内枯枝落叶,减少病原菌滋生源;悬挂黄板诱杀害虫;必要时可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防治,但要注意安全间隔期。
最后在采收环节,规程规定当果实着色达到80%以上即可开始采摘。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采摘后及时分级包装,低温贮藏运输,确保果实新鲜度。
总之,DB23/T 3457—2023《秋果型树莓大棚栽培技术规程》为秋果型树莓的大棚栽培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通过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树莓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