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番茄套种菜豆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番茄套种菜豆的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omato Intercropping with Bea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番茄套种菜豆栽培技术规程》(DB23/T 3444—2023)是黑龙江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番茄与菜豆的套种栽培技术。以下从关键条文出发,进行深度解读。
一、品种选择
该规程要求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番茄和菜豆品种。例如,番茄应选用耐低温、耐弱光的早熟品种,如中杂9号;菜豆则需选择抗病、高产的品种,如之豇28-2。这一规定基于黑龙江省气候条件,确保在有限生长周期内实现优质高产。
二、播种育苗
规程强调采用工厂化育苗方式,建议使用10×10厘米规格的营养钵。具体操作包括:播种前将种子浸泡于55℃温水中15分钟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苗床温度控制在25-30℃之间,出苗后降至15-20℃炼苗7天。这种科学管理可提高幼苗素质,增强移栽后的成活率。
三、定植密度
根据规程推荐,番茄与菜豆套种时株行距分别为40×60厘米和30×50厘米。每亩定植番茄约2000株、菜豆约3000株。合理的密度配置既保证了通风透光,又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四、肥水管理
规程指出,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量不低于3000公斤,并配施磷钾肥。追肥分三次进行,分别在开花期、坐果初期及采收中期施用氮磷钾复合肥。灌溉遵循\"少量多次\"原则,特别是在开花结果阶段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五、病虫害防治
针对番茄常见病害如晚疫病、灰霉病以及菜豆锈病等,规程建议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物理诱杀等方法。化学防治时优先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六、采收上市
规程明确指出,番茄应在果实转色期至完熟期分期分批采摘;菜豆则需待荚果充分长大且荚皮变薄时及时收获。适时采收不仅能够保证产品品质,还能促进植株持续开花结荚,延长采收期。
以上内容为该规程中的核心要点,从业者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