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兴安盟沙果的采收时间、采收方法、分级标准及包装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兴安盟地区沙果的采收、分级和相关质量控制活动。
Title:Xing'an League Apricot Harvesting and Gra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兴安盟沙果采收与分级》(DB15/T 3084—2023)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提出并归口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兴安盟沙果的采收和分级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将围绕该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采收时间方面,标准明确规定了采收的最佳时期应为果实充分成熟但尚未过熟时。具体来说,当果实颜色由绿转黄或红,并且果肉质地适中时即可采收。这一规定旨在保证果实的新鲜度和口感,同时避免因过早或过晚采收导致的质量下降。
其次,关于采收方法,标准强调要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此外,要求使用专用工具进行采摘,以减少对果实表面的伤害,保持其完整性。这些措施有助于延长果实的保鲜期,提高商品价值。
在分级标准上,标准按照果实大小、色泽、形状等指标将兴安盟沙果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等级。其中,特级果要求单果重量不低于150克,果形端正,无明显瑕疵;一级果单果重量应在120克至150克之间,允许轻微缺陷;二级果则单果重量低于120克,允许较多缺陷。这样的分级体系便于消费者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也利于生产者合理定价。
另外,标准还提出了采后处理的要求,包括及时预冷、清洗、包装等环节。特别是预冷过程,建议采用冷水浸泡或其他快速冷却方式,使果实温度迅速降至适宜储存的水平,从而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保存期限。
综上所述,《兴安盟沙果采收与分级》标准通过科学合理的采收时间和方法、严格的分级制度以及完善的采后处理流程,为兴安盟沙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