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兴安盟沙果栽培的园地选择、建园、土壤管理、施肥、灌溉、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兴安盟地区沙果的栽培与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Xing'an League Hawth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兴安盟沙果栽培技术规程》(DB15/T 3083—2023)是一部专门针对兴安盟地区沙果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选址与建园
根据标准第4.1条,选择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果园用地至关重要。要求土壤pH值在6.0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这主要是因为沙果对土壤条件较为敏感,适宜的酸碱度和丰富的有机质能够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树体抗逆性。
二、苗木定植
标准第5.2条规定了苗木定植的具体要求。春季土壤解冻后至芽萌动前为最佳定植期。每公顷栽植密度应控制在800至1200株范围内,行距保持在4米,株距2至3米。合理的密植不仅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还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三、土肥水管理
在施肥方面,第6.3条强调要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每年秋季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每株不少于50公斤。生长季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追施氮磷钾复合肥,尤其注意开花前后及果实膨大期的营养供给。关于灌溉,需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在干旱时期增加浇水频率,但要避免积水造成烂根现象。
四、整形修剪
第7.2条指出,幼龄树以培养主干形或自然开心形树冠为目标,通过摘心、短截等措施促进分枝生长。成年树则侧重于疏除过密枝条、弱枝以及病虫枝,保持良好通风透光环境。冬季修剪时,对于结果母枝可适当轻剪,保留更多有效花芽。
五、病虫害防治
针对沙果常见的炭疽病、苹果小食心虫等问题,第8.4条提出了综合防控策略。提倡采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药剂,定期释放天敌昆虫如瓢虫、寄生蜂等来控制害虫数量。同时,加强田间卫生管理,及时清除落叶杂草,减少越冬病原菌基数。
六、采收与贮藏
最后,在采收环节上,标准建议当果实着色面积达到70%以上且手感稍硬时即可采摘。采摘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短期贮藏可在阴凉通风处堆放,厚度不超过两层果实;长期保存则需要进入冷藏库,温度维持在0℃左右,相对湿度90%-95%之间。
综上所述,《兴安盟沙果栽培技术规程》从多个维度为当地沙果产业提供了科学指导,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希望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各项操作,共同推动兴安盟沙果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