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龙江省燃煤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求、评价方法和主要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燃煤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Coal-fired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412—202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燃煤发电项目》是一部专门针对黑龙江省燃煤发电项目制定的技术性文件。该标准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对燃煤发电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全过程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标准的第5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中明确规定,环境现状调查应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五个方面的内容。例如,在大气环境调查部分强调要监测PM2.5、PM10、SO2、NOX等主要污染物浓度,并分析其变化趋势。这表明评价机构需要全面掌握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基线状况,为后续影响预测提供依据。
第6章关于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部分尤为重要。标准指出,对于SO2、NOX等特征污染物,必须采用模型预测法评估其在正常工况下的长期平均浓度和短期峰值浓度分布情况。同时,还要求计算这些污染物对周边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确保符合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限值。这一规定直接关系到项目是否能够通过环评审批。
另外,在第7章“环境保护措施及污染防治对策”中,标准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要求。比如,对于烟气脱硫装置,要求脱硫效率不低于95%,并建议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对于除尘设施,则明确要求除尘效率达到99.9%以上,推荐使用电袋复合除尘器。这些具体指标体现了编制组对燃煤发电行业污染控制技术路线的深入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标准特别强调了公众参与环节的重要性。在第8章“公众参与”部分,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应当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广泛收集周边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意见采纳情况作为环评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要求旨在增强环评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认可度。
最后,在附录A中提供了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框图,清晰地展示了从前期准备到最终报告编制的各个环节。这一图表对于指导实际操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以帮助评价人员系统地开展工作,避免遗漏关键步骤。
总的来说,DB23/T 3412—2023标准是一部科学严谨、操作性强的技术规范,它不仅为黑龙江省燃煤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具体指引,也为其他地区类似项目的管理提供了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