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龙江省高速公路智慧工地建设的基本要求、系统架构、功能要求、数据管理及实施保障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项目的智慧工地建设与管理。
Title:Highway Smart Construction Site Implementation Detail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407—2023高速公路智慧工地建设实施细则》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高速公路智慧工地建设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细则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一、总体要求
文件明确指出,智慧工地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从全局出发制定长远计划,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各项任务。这有助于确保项目建设既具有前瞻性又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二、系统架构与功能
细则规定了智慧工地系统的架构应当包括数据采集层、网络传输层、平台支撑层以及应用服务层四个层次。其中,数据采集层负责收集施工现场的各种信息;网络传输层保障数据的安全可靠传递;平台支撑层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资源管理;而应用服务层则面向用户提供具体的功能和服务。此外,还强调了系统需具备实时监控、智能分析、预警预报等核心功能,以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并降低风险。
三、硬件设施配置
对于硬件设备的选择与部署提出了严格要求。例如,要求安装高清摄像头实现对施工现场全方位无死角覆盖,并且要配备足够的存储容量来保存视频资料至少三个月以上。另外,还特别提到要在危险区域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在办公区安装门禁管理系统等措施来加强安全管理。
四、软件平台建设
在软件方面,细则要求开发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以便不同部门之间能够方便快捷地交换数据信息。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体系,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敏感数据或执行特定操作。此外,还鼓励采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弹性可扩展的服务体系,为未来的扩展预留空间。
五、信息安全保障
鉴于智慧工地涉及大量重要数据,因此信息安全成为重中之重。文件明确规定必须采取加密算法保护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隐私性,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防止恶意攻击,并且建立灾备机制以防万一发生意外情况时可以迅速恢复业务运行。同时也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培训,避免因人为疏忽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六、验收标准
最后,在项目完成后还需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全面细致的验收工作。主要包括检查所有硬件设备是否正常运转、软件平台能否满足预期需求、各项指标是否达到设定目标等内容。只有通过验收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并开始后续维护保养工作。
综上所述,《DB23/T 3407—2023高速公路智慧工地建设实施细则》为我们提供了非常详尽且实用的操作指南,在实际应用中应当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执行,以确保智慧工地建设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