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平欧杂种榛丰产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种选择与配置、苗木培育、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平欧杂种榛的丰产栽培。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Euro-Asian Hybrid Hazelnu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2103-2023《平欧杂种榛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平欧杂种榛这种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规范。这项标准对促进榛子产业健康发展、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关于苗木选择这一环节至关重要。标准明确指出,用于造林的苗木应当是经过正规机构检验合格的一年生或两年生壮苗,要求苗木高度不低于40厘米,地径不小于0.5厘米,并且根系完整无损。这不仅保证了幼苗自身的生长潜力,也为后续管理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栽植密度方面也有严格规定。推荐的栽植行距为3米至4米,株距则保持在2米至3米之间。这样的布局既能确保每棵树获得充足的光照与养分,又便于机械化作业和日常管护工作开展。
另外,施肥管理也是该标准的重点内容之一。根据标准建议,每年应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用量约为每亩2000公斤左右,并配合追加适量氮磷钾复合肥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适当增加钾肥比例有助于提升果实品质。
病虫害防治同样不可忽视。标准提倡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来控制病虫害发生。例如,可以利用天敌昆虫或者微生物制剂来抑制害虫繁殖;对于必须使用农药的情况,则需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执行,避免残留超标影响食品安全。
最后,修剪整形技术也被纳入其中。合理的修剪不仅可以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还能调节营养分配,促进花芽分化。一般而言,在休眠季节进行重剪,去除枯死枝、交叉枝以及过密枝条;而在生长期则侧重于轻剪,主要目的是维持良好树形并刺激新梢萌发。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平欧杂种榛丰产栽培技术规程》从选苗到采收每一个环节都给出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这对于推动辽宁乃至全国范围内平欧杂种榛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