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核果类水果采后处理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地区核果类水果(如桃、李、杏、樱桃等)的采后处理和保鲜贮藏。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ost-harvest Handling of Drupes DB11/T 2123-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123-2023核果类水果采后处理技术规范》是一项关于核果类水果采后处理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对核果类水果从采摘到最终处理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保鲜期并减少损失。
其中,标准中关于预冷部分尤为重要。预冷是指在水果采摘后迅速将其温度降低至适宜水平的过程。标准要求预冷应在2小时内完成,并且预冷后的温度应控制在1℃至5℃之间。这一规定是为了防止果实内部温度过高导致呼吸作用加剧,从而加速果实衰老和营养消耗。快速预冷还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另外,分级包装环节也十分关键。标准明确指出分级依据包括果实大小、色泽、形状以及是否有机械损伤等指标。对于包装材料的选择也有严格要求,必须使用无毒无害、透气性良好的材料。包装完成后,需立即转移到冷藏库内储存,冷藏温度同样要维持在1℃至5℃范围内。
此外,运输过程中的管理也不容忽视。标准强调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装卸时动作要轻柔,防止果实受到挤压或碰撞造成伤害。长途运输还需配备制冷设备以确保途中温度稳定。
最后,在销售前的检测环节,标准还特别提到应对每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检查内容涵盖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等多个方面。只有符合所有要求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流通。
以上就是对《DB11T 2123-2023核果类水果采后处理技术规范》中一些重要条文的深入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