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密室逃脱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包括场所布局、消防设施配置、日常管理、人员培训及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密室逃脱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Title:Fire Safe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Social Units and Key Places - Part 6: Escape Room Venu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8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103.6-2023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第6部分:密室逃脱类场所》是北京市针对密室逃脱类场所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场所设置要求
1. 密室逃脱类场所应设置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筑内,且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建筑本身具备足够的防火能力,并避免因通风不畅导致火灾时烟气积聚,增加人员疏散难度。
2. 场所内每个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50平方米,房间门的数量不应少于两个,且相邻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这是为了保证每个游戏区域面积适中,同时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以满足紧急情况下快速疏散的需求。
3. 游戏区域内不得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所有电气线路应穿金属管或阻燃PVC管保护敷设。此条强调了材料选择的重要性,防止因材料燃烧而加剧火势蔓延,同时保护电线免受外界损害引发短路起火。
二、消防设施配置
1. 每个游戏房间内必须配备独立式感烟探测器,并与场所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网。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初期火灾并发出警报,为人员撤离争取宝贵时间。
2. 场所入口处需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灯,且在主要通道上每隔15米至少设置一个应急照明灯具。这些措施能够引导人员在黑暗环境中正确找到逃生路径。
三、安全管理规定
1. 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并定期开展员工消防安全培训。通过制度化管理可以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每次活动前,工作人员必须检查所有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放给顾客使用。这一环节对于消除潜在隐患至关重要,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情况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DB11/T 2103.6-2023》从多个方面对密室逃脱类场所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目的是保障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促使经营者更加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